在退和入之间
金陵新课堂听课反思
将军山小学 缪嘉焱
“在学生的世界里我是圆心,在我的世界里学生是半径,学生走得多远,我的世界就有多大”。值得思考的是: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
答案是:教师往后退一步。教师往后退一小步,便能将学生往前推一大步。
纵观三节课,教师都给予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做到了适时地退,及时地入,把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地推进,把学生引领到了思维的高峰。
在此次微团队课堂展示中,三所学校展现了不同的风采。有百家湖小学多支点探究的课堂,有瑞金北村以让儿童成为幸福的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还有石鼓路小学先研后教、以学定教的助学课堂。虽然名字和形式有所差异,但同样的,都体现了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生本教育理念。
1.有声的数学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对于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需要让孩子敢于提出疑问,善于表达想法,乐于分享交流,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更有意义、更有学生。
在王润康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首先让学生结合预习单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如:今天学习的分数和之前认识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每份的个数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1/2来表示?整节课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学生各抒己见,在课前对学生的预习单有了详细的分析和正确的把握后,王老师鼓励学生勇敢表达不同的想法,并引导其他学生对已提出的想法进行思考和优化,一步步将问题攻克。
2.讲台是学生的舞台
在夏文月老师《确定位置》的课堂中,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讲台是学生的,教师把发言权交给了学生。这节课,以确定宝藏的位置为情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
学生先提出确定宝藏在轮船的东南方向,学生指出这只是确定了一个范围。学生又进一步提出要确定角度。此时出现了北偏东30度和东偏北60度两种说法。当学生认为两种说法皆可之时,老师利用指南针提出了规定:确定位置以南北方向为基准。学生经优化选择了第一种说法。之后,学生又提出了疑问:确定了角度只是确定了一条线,宝藏可能在这条线的任意一个位置,依然不能确定出准确的位置。最后,学生通过探究找到了确定位置的方法并将之概括出来:确定被测物体;确定方位;确定角度;确定距离。
整节课的设计自然又巧妙,由面到线再到点的思路及其清晰,生生互动的场面点燃了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激情。教师成为了一个把控全局的组织者,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又是一个机智的引导者,提高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在“收”和“大放”间寻找平衡
三节课后,阎勤校长对这三节课做了点评,在她的谈话中也带给了我们思考。数学教育的价值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乃至“通过数学学会思维”。无论是生本理念还是一些大相径庭的理念都是在强调给予学生思维的机会。那教师如何巧妙地退、适时地入仍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研究的。